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察 > 正文

物流快递包装行业发展(物流快递包装行业发展现状)

2024-12-12 4263 0 评论 行业观察


  

本文目录

  

  1. 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2. 我国物流包装存在哪些问题
  3. 快递包装“绿色”化不断推进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物流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顺丰控股(002352)、京东物流(02618.HK)、圆通速递(600233)、申通快递(002468)、中通快递(ZTO.N、02057.HK)、韵达股份(002120)和德邦股份(603056)等。

  

本文核心内容:物流行业产业链、物流行业主要政策规划、物流行业竞争格局、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被世界普遍认同的“物流”是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所定义的:“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物流产业上游主要为提供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行业,包括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仓储地产业、以及物流设备制造业;中游包括提供运输、仓储以及物流管理服务的物流企业,下游主要为对仓储、运输等服务有需求的行业或个人。

  

运输是整个物流产业的核心部分,没有运输的物流产业就失去了灵魂。

  

从企业来看,物流行业上游涉及到仓储地产投资运营的企业主要有普洛斯、万纬、上海宇培、嘉民等;涉及公路、铁路、航道投资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主要以中国交建集团、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长江航道局等国有企业为主;通过物流硬件和软件制造企业主要有音飞储存、润邦股份、天桥起重等。

  

在中游一众物流行业中,又可以分为主要从事运输业务的企业和以仓储为核心的企业以及提供物流管理与服务的企业;以运输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主要有:顺丰、中通和申通等物流公司;以仓储为核心的企业主要有邮政速递和新宁物流等;提供物流管理与服务的企业主要有北京中物联、飞马国际等企业。

  

我国物流行业下游行业包含钢铁、煤炭、汽车等各类生产制造企业、服装等快消品行业,以及食品行业等众多行业。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自改革开放后的四十余年内,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1979年日本OCS快递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快递公司;1984年FedEx进入中国,同年中国物流研究会正式成立;1986年DHL进入中国;1988年UPS和TNT共同进入中国;1992年全国货运量首次突破100亿吨;1993年顺丰和申通、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铁路公司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1994年宅急送成立;1999年-2003年韵达、圆通、中通和百世汇通相继成立。至2000年末,全国货运量约135.8万吨,较1978年增长545.38%。

  

自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物流行业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助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十五”计划(2001-2005年)时期,《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相继颁布,提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时期,国家层面提出:大力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等发展方向;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了物流业的发展目标: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行业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十三五”期间(2015-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把物流业降本增效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

  

到“十四五”时期,根据《“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等目标,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任务。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鼓励行业转型升级

  

2022年“奥密克戎”疫情在我国多地呈密集爆发趋势,物流业对各地的抗疫物资、民生物资供应和稳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年以来,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书面文件等形式,以帮扶政策、金融及财政支持、降费及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出台了多项物流业援企纾困政策,确保物流行业的稳定运行发展。

  

2022年以来我国物流行业主要政策规划汇总如下: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5月24日(下同)。

  

1、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

  

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两年年均增长6.2%。

  

从构成看,2021年全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99.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农产品物流总额5.0万亿元,增长7.1%;再生资源物流总额2.5万亿元,增长40.2%;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0.8万亿元,增长10.2%;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7.4万亿元,下降1.0%。

  

2022年1-4月,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

  

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从结构看,运输费用9.0万亿元,增长15.8%;保管费用5.6万亿元,增长8.8%;管理费用2.2万亿元,增长9.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2022年1-4月份,社会物流总费同比增长6.4%,增速虽比2022年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同期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总收入。

  

注:中物联2022年5月25日公布的2022年1-4月的物流运行分析数据中,仅公布了社会物流总费同比增速情况。

  

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仍然偏高

  

2015-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已从2015年的15.7%下降至2021年的14.6%;但相对发达国家来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然偏高。

  

2022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8%。

  

4、物流业总收入逐年递增,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中物联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21年我国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适应市场物流需求变化,物流供给服务保持快速增长,支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全年物流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2年一季度,社会物流业总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2021年全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4%,较2020年提高1.7个百分点。物流企业业务量及订单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水平,且总体水平有所提升,物流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景气指数平均为53%,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回升至55.9%的高点,下半年指数出现一定波动,三季度回落至51.3%,四季度缓中趋稳回升到53.2%,物流业韧性提升,实现良好开局。2022年一季度,社会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约50.3%。

  

因目前中物联和国家统计局未公布各省份物流业总额和总收入情况,故按照各省份快递业务量排名来看,金华市和广州市的快递业务量远超其他城市。2021年全年,浙江省累计快递业务量1163887.9万件,为我国快递业务量最多的城市;广州市排名第二,2021年快递业务量达10677831.2万件。进入全国快递业务量产量排行TOP10的城市还有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揭阳市、东莞市、苏州市、北京市和泉州市

  

根据中物联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榜单来看,2020年总物流业务收入达13588.72亿元,同比增长16.6%;上榜的营业收入门槛值达40.64亿元,同比提高3.59亿元。按照物流业务收入规模来看,有27家企业的营业收入未超过100亿元,23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100亿元。

  

企业排名方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以2628.62亿元的物流收入排名榜首,厦门象屿和顺丰控股,分别以2161.29和1517.43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二和第三位。中国外运、京东物流、中国物资储运集团、中铁物资集团、圆通速递、韵达货运、百世物流位列榜单的第四至第十位,排名前十的物流企业累计物流收入达9732.9713亿元,占总物流业务收入的71.63%。

  

注:截至2022年5月30日,中物联尚未发布2022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名单。

  

“十四五”期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2022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国内外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流通业态模式更加丰富多元,流通成本持续下降、效率明显提高,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显著提升等发展目标;展望2035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形成覆盖全球、安全可靠、高效畅通的流通网络,流通运行效率和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显著增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高效支撑,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保障。“十四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2021年11月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货运需求稳中有升,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需求快速增加。预计2021年至2025年,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长2.3%,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15.4%,公路货运量增速放缓,铁路、民航货运量增速加快,水路货运量稳中有升,电商快递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聚焦补齐现代流通体系短板,着眼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现代流通统一大市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两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快速健全我国物流体系。前瞻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及社会物流总收入变化趋势,对2022-202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及社会物流总收入进行预测,初步得到至2022年末,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可达到约36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收入可达到约12.8万亿元;至2027年末,我国社会物流总额或将突破51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收入可达到约18.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目前使用快递包装最频繁的就是淘宝网上的卖家,每一件东西都需要用到包装纸盒或者包装袋。一些容易碎的物品还需要用泡沫反复缠绕,极大的浪费了资源。由于运输环境的不可预知性,以及装卸人员素质问题,卖家为了保证物品的完整度,使用大量的额外辅助包装,从而导致包装过度的问题。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卖家的销售成本,卖家为了增加销量,获得好评,在产品上增加额外的包装,买家也不得不花更多的钱,最终也是消费者买单。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产生很多垃圾,成为污染源。快递包装物的使用材料和处理办法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这些过度包装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且使用的材料较多都是无法降解的,甚至花上100年都无法降解。

  

2、目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重点都聚焦在规模、基础设施方面,过度追求发展速度而忽略了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忽略了快递包装的可循环使用,导致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率低。现代社会的快递包装材料多样化,主要是纸盒,泡沫,塑料袋等,这些都是不容易处理的材料,过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这些材料生产出来以后,无法逆向回收,也就是说这些材料只会单向流动,无法实现逆向流动,这就造成了包装物无法循环利用。

  

3、人们在使用完包装后,往往随手扔到垃圾桶,无人进行分类。这些包装材料中,塑料袋一般就是直接扔掉或者当作垃圾袋使用,只有少数地方会将纸盒、纸箱类作为废品卖到回收站进行重新加工利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废纸只有一半被回收。与国外的废纸回收率还存在差距。虽然现在有一部分电商公司在尝试快递包装回收业务,但是反响平平,消费者参与度不高。更有很多公司认为回收快递包装会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投资,所以一般也不进行包装回收。生活中,人们对使用绿色包装的意识不足,认为二次包装是不好的,或者一些消费者认为包装回收会使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或许会带来麻烦,所以会拒绝让快递人员将包装物回收。所以,快递包装物的回收问题在我国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4、——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及信息请参考: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快递包装“绿色”化不断推进,数字科技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每年春节,人们也找到了更便捷、更绿色、更有乐趣的新年俗。快递包装“绿色”化不断推进。

  

让快递绿起来,这是一场主动变革,也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线上购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和重要的生活方式了,而快递服务业也成为了国内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海量快递包裹使快递包装废弃物持续增加,加之物料消耗问题也日趋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说,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动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明确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快递包装领域法律法规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商和快递规范化管理普遍推行,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85%,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700万个。

  

在天津市,市发展改革委、市邮政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制定的《天津市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正式印发实施,进一步加强快递行业包装治理,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措施》提出了推进快递包装材料源头减量、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加强可循环快递包装基础设施建设等17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目前,关于绿色包装涉及标准有,GB/T 16606.1-2018、GB∕T 16606.2-2018、GB/T16606.3-2018、GB/T 38727-2020、GB/T39084-2020等。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妥善处理快递包装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快递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还没回老家,电子鞭炮已经送到了。”1月9日腊八前夜晚8点,京东年货节正式启动,在北京工作的小美趁着优惠活动下了单。次日,包括电子鞭炮在内的十几件年货就乘着京东物流的新能源车,如期送到了远在重庆的父母家门。

  

依托高效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京东今年连续第十年坚持“春节也送货”,同时,京东也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独家互动合作伙伴。追寻着浓浓的年味,遍布大江南北的特色年货也踏上了绿色“春运之旅”,在京东绿色供应链基础设施和减碳技术的助力下,平均每个包裹通过“绿色包装”措施可减少碳排放400克。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表示,作为一家兼具实体企业属性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深度融入实体运营,充分发挥在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上的效能,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提升年货“春运”效率的同时,在仓储、运算、包装、运输、消费环节大幅降低碳排放,既要生活越来越好,又要排放越来越少。

  

绿色“春运”,让年货带着“阳光”跑

  

2021年12月底,北京大兴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的分布式光伏,赶在年货节开启前正式全容量并网发电。从北京大兴到青岛胶州、杭州富阳,再到东莞麻涌、西安灞桥,京东产发已在全国的12座“亚洲一号”建设了约100兆瓦的光伏发电能力。这些绿电不仅供园区使用,助力全国各地的“年货春运”节能减排,还可通过“汽车+充电桩+光伏”的项目试点,为电动车充电。

  

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50多个城市投放使用的新能源车已达到20000辆,且北京的自营城配车辆已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这一举动意味着,每年将减少约4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2000万棵树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在包装方面,京东95%以上的快递纸箱已从传统的5层瓦楞纸箱降低为3层,高于欧美发达国家90%的平均水平,同时,京东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能确保配送过程中不发生损坏。而通过包装瘦身、使用循环包装以及原发包装等一系列“绿包”举措,平均每个包裹仅在包装上就可减少碳排放400克。

  

这意味着,年货从仓库货架到消费者手中,可全程实现绿色低碳的“春运之旅”。

  

京东的减碳效能更多来自于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不同于传统线下分销渠道的层层转运,以及传统快递企业通过增加商品搬运次数来增加收入,京东追求的是减少商品从源头到消费者手中的搬运次数,在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商品运送过程中的`碳排放。

  

京东在设定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未来十年长期目标时曾提出,既要提升社会效率,推动社会物流成本占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降至10%以内,还要促进环境友好,2030年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

  

国内已有多座城市发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通知,没了烟花爆竹,年味儿是否就淡了呢?今年京东年货节,电子鞭炮销售持续火爆,仅前10天,全国消费者从京东上购买电子鞭炮同比去年增长近四成。

  

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在年前更换更为智能、节能的家电新品。今年京东年货节开始至今,京东家电“以旧换新”服务获得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了5倍。过去一年,仅京东卖出的一级能效空调、冰箱、电视三大类家电,每年节约用电可减少近200万吨碳排放。

  

除了家电三大件,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也在融入绿色低碳产品。以照明为例,白光LED灯具的能耗仅为传统白炽灯的1/10、节能灯的1/4,今年年货节前10天,京东卖出的节能LED灯数量就超过了172万个。此外,一款环保袋售出超过10万个,节能取暖器、空气能热水器等节能型家电产品的销售量也有数万台。

  

节能减排一方面来自于消费者日渐提高的环保意识,也来自于产业制造、供应链环节的技术创新。在节能技术的推动下,消费者生活水平提升和节能减排同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数字科技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每年春节,人们也找到了更便捷、更绿色、更有乐趣的新年俗。比如,远隔千里下一份订单送去最时兴的年货来拜年、看春晚拿起手机和几亿人一起抢红包……这些正在成为新年味儿。

  

京东年货节期间,每一份从天南到海北的年货,都要通过后台数据系统对运输路径进行计算,犹如每年的京东618和11.11一样,集中爆发的消费需求,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实现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的最优化。

  

此外,在今年除夕夜,京东将正式上线“春晚互动”活动,用户只需在观看春晚时跟随主持人的口令,拿起手机打开京东APP“摇一摇”,即可参与互动,分享15亿红包和年货好物。亿万观众的参与热度会在瞬间涌入后台服务器,京东在技术上也将为春晚观众参与红包互动的流畅体验保驾护航。

  

前端的需求越“热”,后端的服务器就得越“冷”。为了让数据中心这一火热的耗能大户“退烧”,同时还能从容应对高并发、高负荷的业务需求,京东云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通过使用绿电,产品创新,领先的液冷及热回收、AI智能控温、机器人巡检等自主研发技术,实现了绿色高效计算。目前,已规模化使用的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全年运行PUE低于1.1,基础设施能耗节省30%,碳排放总量减少10%。

  

对于京东这样的新型实体企业而言,价值不局限于“自己生长”,更在于对外输出社会价值,节能减排就是其中一道必答题。既要为消费者持续打造优质的购物体验,又要借助于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数字科技,带动整个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所作为,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研究会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已成大势。绿色转型的实质,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的非绿色技术,数字技术在此过程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助推绿色转型,要加快发展数字化、绿色化的新型实体企业,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

  

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9.9%,首次突破1000亿件大关达1083亿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但转向环保角度看,就有点令人担忧了。如果按业内每个包装箱0.2千克的通常标准保守计算,2021年我国快递包裹产生的垃圾也将创纪录地达到2000万吨。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仍将持续增长,这会带来快递运单、编织袋、封套、包装箱、胶带等包装物的极大消耗。如果这些快递包装物不能循环利用而直接变成垃圾,将对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加强对快递过度包装的治理,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2020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明确了2022年和2025年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的量化目标。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尽管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都在积极努力,但快递包装绿色化的进展与相关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可循环利用的快递包装在消费端推广应用仍面临缺乏顶层设计支持、执行模式缺乏标准和规范、消费者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谁来负责回收,怎么回收,产生的成本谁来支付,政府、生产商、电商、快递公司、消费者在快递包装链条中要承担哪些责任等,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明确,快递包装循环利用就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

  

对于快递包装相关企业而言,他们最为关心的是成本和收益问题。目前在包装绿色化上存在环保箱使用量少、回收站点不足、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投入不足。建立循环包装发放、回收、报废等体系,需要大量研发、管理等资金支撑。若缺乏政府方面的扶持,企业压力大,难有动力大面积投放。

  

这就需要政府在快递业绿色化发展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尽快完善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既要让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过程都有标准规范,有法可依,又要加强依法监管,禁止使用对产品、环境或消费者有害的包装材料。同时,通过空间补贴、减量补贴等措施,推动商业化回收发展,建立规模化回收体系。特别对开展包装绿色循环利用的电商、快递物流企业,环保材料研发和生产企业,应提供用地、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企业行动起来之后,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需要消费者配合。消费者既是快递链条的终点,又是快递箱回收走上绿色之路的起点。没有消费者积极参与,“绿色快递”就只能是写在纸上的概念。因此,必须注重培养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要让消费者明白,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有时候不见得是社会成本更低的生活方式,但肯定是更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当然,要改变一些消费者随手丢弃垃圾等不注重环保的生活习惯,并非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的“洗脑”,各种手段的“利诱”,各种方式的“限制”,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从思想上、行动上支持快递包装绿色化发展。

  

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既要提高法规标准的约束力,也要强化全民绿色生活责任意识,营造全民回收的良好氛围。只有所有社会成员都参与进来,并见诸行动,快递包装绿色化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物流快递包装行业发展(物流快递包装行业发展现状)


复制成功